河南开封新闻网

《爸爸去哪儿》引全民关注 好妈妈放手好爸爸才成长

  在西方的街头,你常能见到三两个大男人围坐在街角喝咖啡,桌上搁着汽车提篮,里面晃荡着胖乎乎的小白脚……欧美国家,爸爸带着婴幼儿上街是常有的事。但在中国,这样的场景却很少见。

  热播节目《爸爸去哪儿》,引发了全社会对男性在家庭中“父亲角色”的关注。昨天,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举办了一场专题论坛,在社会学视角下对父亲角色进行了新的解读。会上,专家直言:好爸爸是培养出来的,而且需要妻子、社会等多方面的配合。

  妈妈,鼓励爸爸育儿

  一项对上海家庭的调查显示:对于丈夫在孩子婴幼儿期的抚育参与,妻子给出的评价并不理想,特别在“给孩子讲故事、陪孩子听故事”、“洗换尿片”、“洗澡”、“准备膳食、喂食”等方面,认为“丈夫经常参与”的妈妈不足四成。其背后的主要原因,是不少妈妈怀疑丈夫的育儿能力,进而影响了爸爸的参与度。

  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秘书长张亮举了个例子:很多新爸爸在喂奶、包尿片时显得手脚生硬、耗时很长,常令宝宝不耐烦而啼哭。新妈妈一听到宝宝啼哭,就急着干涉,“反正你也做不好,不如我来吧”。再如,爸爸喜好带着孩子玩一些带有危险、艰苦元素的游戏,比如攀岩、远足等等,但很多妈妈却常常喊停,宁愿把孩子“捆”在自己编织的童话城堡里玩些过家家的游戏。好妈妈的想法让爸爸们在参与育儿中不得不“裹足不前”。

  张亮说,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下,男人在家承担育儿责任,常被认为是事业无成的无奈选择。一些妻子宁愿自己多投入孩子的抚育工作,而对丈夫的职业成功寄予厚望;一些妻子只看到丈夫的“笨手笨脚”或与自己方法上的不一致,便怀疑丈夫的育儿能力,宁愿自己“能者多劳”,“这在无形中阻碍了父亲的参与”,张亮建议妈妈们放轻松,鼓励丈夫投入孩子的抚育,在实践中体验酸甜苦辣,成长为好爸爸。

  社会,告别“大手牵小手”

  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给大家看了两张显示家庭关系的图片:一张是西方国家的图片——父母手牵着手,而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站在父母的前面;一张是中国的图片——父母把孩子包围在中间,孩子两只小手各牵着父母。

  “我们要告别这样的‘大手牵小手’。”杨雄说自己更赞同西方模式,“任何一个健康的家庭,孩子应该是相对独立的个体。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往往把孩子放在首位,父母又常常有‘严父慈母’刻板的角色分工,这不利于父亲参与孩子的抚育”。

  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徐安琪表示赞同,她认为,社会要给“奶爸们”提供必要的系统支持。比如,灵活的“父亲假”;社会组织提供相关的育儿技能、知识培训;组建“奶爸”小团体交流心得等等。总之,让奶爸们体会到更多的育儿乐趣,激发他们参与育儿的积极性。

  亲子教育专家、复旦大学博士付小平认为,社会对父亲的期望会改变他们的行为,“比如《爸爸去哪儿》这档节目是个催化剂,引发爸爸们关注育儿,体会其中快乐,这效果要比妈妈们的苦口婆心强上百倍”。

  孩子,是最好的老师

  不要惧怕孩子突发的歇斯底里,也别因为自己的种种“搞不定”而感到挫败,在付小平看来,孩子是最好的老师,“每次遇到问题,都是一次机会,能引发爸爸的不断学习与成长”。

  6年前,付小平辞去了高薪厚禄,甘当奶爸,在不断地摸索中,他成长为一名好爸爸。他举例说,曾有段时间,女儿晨起时总会因为穿衣服问题而大发脾气,这令他手足无措。

  后来他得知小孩发脾气有“气质型”和“操作型”的区分,两者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:前者需要温柔地转移焦点;后者则需要态度坚决。女儿的这股“下床气”应该属于前者,为此,他尝试“冷处理”,在女儿发脾气时不正面对抗,也不去讲道理,过了10分钟,他迂回地和女儿说:“你刚刚的吼叫和跺脚会影响到邻居,物业也会来找我们交涉”。渐渐地,女儿懂得了自己感受与他人感受的关系,学会了控制情绪,问题迎刃而解。



    本文网址:http://www.afeijie.com/gulouqu/35807.html ,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